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_开云下载_kaiyun体育app官网_开云首页登录

服务热线

13126653668 010-58090081
网站导航
主营产品: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时间: 2025-03-16 02:09:42 |   作者: 开云下载

  2025年3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铸造协会铸铁委、机床铸件分会联合主办,河南省金太阳精密铸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高端金属切削机床灰铸铁件》《质量分级领跑者评价要求机床床身铸件》《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数字控制机床主轴箱》三项团体标准技术研讨会在河南新乡顺利召开。中国铸造协会副秘书长乔世杰、铸铁委秘书长李克锐等协会领导,和来自机械总院集团郑州机械研究所、太标精工、潥水中山、久弘重工、阜新力达、沈阳银丰、锦福智能、共赢装备、烟台冰轮、常州开源、济南二机床、秦川机床等14家单位的26位技术专家参会。会议由中国铸造协会标准委常务副秘书长王凤主持。开幕式上,中铸协副秘书长乔世杰、铸铁委主任李克锐分别就标准制定的意义发表讲话。承办方代表、金太阳铸业总经理宋新安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金太阳始终聚焦高端机床铸件研发生产。我们愿与行业同仁共同突破技术边界,以品质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贡献铸造力量。其开放协作、价值共创的发展理念引发参加会议的专家共鸣。在为期三天的技术研讨中,参加会议的专家围绕三项标准的适合使用的范围、技术指标、评价体系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形成多项建设性修改意见,为后续公开征求意见奠定了坚实基础。会后,参会代表实地参观了金太阳铸业生产车间,对其在高端铸件领域的技术实力给予高度评价。据悉,河南省金太阳精密铸业股份有限公司建有省级高性能低应力机床铸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品远销德、日、美、韩等国际市场,服务十余家全球顶尖机床制造商。公司表示将以本次标准研讨为契机,持续深化共性技术攻关,精准解决行业痛点,助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床铸件标准体系,不断为机床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3月5日,馆陶县的马楠县长对几家当地知名的轴承制造公司做了访问,包括河北精拓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天马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和河北八环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此次访问旨在促进该县轴承行业的进步与发展。马楠县长深入这一些企业的生产现场、研发中心及质量监控部门,与各公司的领导层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了解了从生产的基本工艺到市场销售等多方面的现状,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马楠县长强调:要全面贯彻习对于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市以及县委的工作部署,坚定实施“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通过定期沟通机制为公司可以提供帮助,如开拓市场、增加订单等,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此外,应加快轴承产业的发展步伐,结合市场需求,从材料研发、产品多样化到应用领域的扩展等多个角度完善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致力于打造一个覆盖全产业链的精密轴承生产基地,力争成为全国顶尖。同时,必须强化安全生产措施,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按时进行检查设备正常运行状况及用电用火安全,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营。企业自身也需要增强信心,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的提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地方经济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参与此次调研工作的还有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兼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于兴峰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来源:馆陶县政府办公室)

  3月12日,聊城市莱商银行行长金萍、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区域指挥长高飞一行来烟店洽谈对接轴承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并召开座谈会,烟店镇党委书记林玉恒陪同活动。座谈会上,林玉恒对高飞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中铁一局集团长期以来对烟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林玉恒表示,当前,烟店镇正处在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期,城镇更新步伐很快,在重点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烟店镇一直注重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目前烟潘唐一体化起步区正在稳步推进,希望双方以轴承市场升级改造项目为契机,建造精品工程,实现强强合作、优势互补。烟店镇将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中铁一局集团在烟店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双方互利共赢。高飞表示,烟店镇有着非常明显的区位、人才和产业优势,发展前途广阔。下一步,中铁一局集团将充分的发挥自身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加强与烟店镇的对接交流,积极推动项目早落地、早见效,助力烟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信息源自:轴都烟店)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服务型制造分会召开“十五五”发展规划研讨会并开展专题调研

  2025年3月10日至12日,中国机械联服务型制造分会在浙江嘉兴召开机械工业服务型制造“十五五”发展规划研讨会并开展专题调研。中国机械联执行副会长、服务型制造分会理事长罗俊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秘书长、服务型制造分会秘书长佘伟珍主持会议。嘉兴相关政府部门领导、服务型制造“十五五”规划编制组成员及有关会员单位参加。会议通报了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进展情况、基础要求和服务型制造“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案。与会人员围绕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和研讨。罗俊杰副会长在总结讲话中对机械工业服务型制造“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客观总结现状,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找准关键节点问题所在;二是要科学预测方向,秉持审慎态度制定目标,注重规划编制的创新性与前瞻性;三是要统筹规划任务,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将总体目标与具体任务有机融合;四是要积极探索工作抓手,研究提出一些具有时代性、创新性、能落地的工作举措,推动服务型制造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同期,罗俊杰副会长带队调研了京马电机有限公司、浙江睿兆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泰瑞装备有限公司、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恒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等,进一步探索行业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等情况,并就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听取意见建议。中国机械联行业发展部、服务型制造分会有关人员参加调研。(服务型制造分会)

  3月13日上午,正值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在京举行联席会议。双方围绕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合力推进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意见,推动机械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共商产工协同新举措,共谋产业工人培育新篇章。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主持会议,党委常委于清笈、副会长张文宏,中国机冶建材工会主席、分党组书记李睿祎,副主席、分党组成员关明,中国机械联教育培训部、评价中心与中国机冶建材工会机械部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上,中国机械联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首先代表中国机械联对中国机冶建材工会李主席一行深入基层加强联谊表示欢迎,对双方多年来的友好合作和产业工会对机械工业与中国机械联工作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汇报中介绍了机械工业总体概况、2024年行业经济运作情况和中国机械联的重点工作安排;结合与产业工会多年来联合开展工作的好传统好做法,对顺应新时期新变化新要求,从加强深度调研,创新工作思路;着眼基层,多办好事实事;深化合作,提升服务质量等提出了意见;重点对格外的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给产业、工会和职工队伍带来的变化与特点,更多面向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外资企业和广大青年职工,更好地发挥中国工会组织的优势作用多做实事等提出了建议。会上,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副主席关明介绍了《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25年联合工作方案》的重点内容,与会围绕8项重点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并就创新工作内容与合作模式等形成一致意见。中国机冶建材工会主席、分党组书记李睿祎在讲话中,首先向中国机械联对工会工作多年来的支持与双方的友好合作表示了感谢。简要介绍了全总工会牵头落实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意见提出的实施“559”工作部署;对共同落实联合工作方案,从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加强引领、巩固基础;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细化服务、打造品牌;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产业安全;从加强调研、强化源头参与、推动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联系、同向发力的工作意见。最后,徐念沙会长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肯定了这次联席会经过坦诚热烈的讨论,达成的多项重要共识:一是联合开展机械行业职工队伍状况调研,摸准发展先进制造和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需求导向;二是协同开展推进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引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专项行动;三是巩固行业协会与产业工会协同发展模式,搭建政策建议直通车,围绕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议题建言献策,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时机好、内容实、作风好、效果好,达到了预期目的。表示,会后中国机械联与产业工会将共同在两会擘画的宏伟蓝图下,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深化协同、创新合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机械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汇聚产业工人的智慧与力量。(评价中心)

  2025年3月13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的“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培训班”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举办。本次培训班旨在为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政策指导、方法支持和实践经验分享,来自政府部门、中国机械联系统协会及事业单位、行业企业及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宋志明主持。中国机械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斌作了题为《机械工业面临形势及走势预判》的报告,深入分析了机械工业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机械联副秘书长佘伟珍对《编制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指导意见》进行了解读,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核心要点。在规划体系与方法指导环节,工业与信息化部规划司处长刘明达从国家层面解析了“十五五”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为规划编制提供了宏观指导。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副总经理张道鹏详细讲解了规划编制的方法与要求,为与会代表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在交流研讨环节,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振林分享了北自所在战略规划制定及实施方面的实践经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驻会副会长沈江、中国铸造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志勇、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处长黄小东分别就各自领域的规划编制进展与思考进行了交流发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是行业迈向高水平发展的“路线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罗俊杰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紧密衔接国家规划,确保规划既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又切合行业发展实际;二是要注重规划行文的规范性,确保规划文本逻辑清晰、表述准确;三是要强化进度要求,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规划编制任务。(行业发展部)

  2025年3月3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召开新型储能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政策宣贯会,副部长熊继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消防救援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指出,新型储能制造业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新兴领域,是推动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各方努力下,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在产业生态、技术创新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取得一马当先的优势,建立完备的产业链体系,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大规模压缩空气等储能技术全球领先,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连续3年实现翻倍增长,为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加强新型储能制造业统筹布局和规范管理,推动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加快推进政策落地实施,完善新型储能成本疏导机制,合理制定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形成创新引领、质量优先、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要坚持以多元化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为主线,加大生态主导型企业培育力度,不断的提高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新型储能产品和技术供给能力。会上,工业与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介绍了《新型储能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编制情况和有关工作考虑,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介绍了推动储能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商务部、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负责人,有关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作交流发言。重点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重点企业、协会和研究机构代表参加会议。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不粘涂料》等62项化工行业标准、《石化行业碳排放管理术语及定义》等4项石化行业标准、《调质型钢质连续油管》等56项黑色冶金行业标准、《航空用铝及铝合金拉(轧)制管材》等101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黄金矿业填充式贵液池技术方面的要求》等2项黄金行业标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复合衬板》等35项建材行业标准、《镧铈铝合金》等3项稀土行业标准、《烟道蝶阀》等164项机械行业标准、《挂锁》等25项轻工行业标准、《纺织品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定性分析》等46项纺织行业标准、《工业电子雷管电子控制模块》等2项兵工民品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轮胎外观品质》等6项化工行业标准外文版、《钴精矿》等2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外文版的编制工作,《低合金钢光谱分析用标准样品》1项黑色冶金行业标准样品的研制工作。在以上标准、标准外文版及标准样品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25年4月1日。以上标准报批稿请登录“标准网”(“行业标准报批公示”栏目阅览,并反馈意见。附件:1.500项行业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等一览表2.8项行业标准外文版名称及主要内容等一览表3.1项行业标准样品目录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司2025年3月3日

  公开征集对《碱性锌-二氧化锰电池工厂 智能化技术导则》等318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意见

  根据我部标准化工作的总体安排,现将申请立项的《碱性锌-二氧化锰电池工厂智能化技术导则》等318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予以公示(见附件1),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4日。如对拟立项标准项目有不同意见,请在公示期间填写《标准立项反馈意见表》(见附件2)并反馈至我司,电子邮件发送至邮件主题注明:第二批标准立项公示反馈)。联系电线号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司邮编:100804附件:1.《碱性锌-二氧化锰电池工厂智能化技术导则》等318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征求意见稿)2.标准立项反馈意见表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司2025年3月5日

  工业与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解读《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落实《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环保装备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巩固提升环保装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业与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实施《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节〔2025〕49号,以下简称《意见》)。工业与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就《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请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答:习强调,“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高技术业、绿色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进一步规范环境治理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是绿色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力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既是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前沿加速突破和融合创新,为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赋予了新动能。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高起点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梯次发展格局,为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将环保装备制造业放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局中统筹谋划,充分发挥环保装备在绿色制造工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综合效益,在更高水平上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问:目前,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如何?答:总体看,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对生态环保产业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环保装备整机和成套装备已基本满足国内污染治理需求,产业链总体实现自主可控,一批技术装备已跻身国际领先水平。一是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据有关行业协会测算,“十三五”以来,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接近6%,2024年达到9200亿。2024年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出货值同比增长1.8%,达到392亿元,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二是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更新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强化供需对接,加快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前,我国环保装备技术水平呈现“总体并跑、局部领跑”,如燃煤机组超低排放、高温烟气过滤等一批技术装备已跻身国际领先水平,常规污染物协同处置、难降解污染物高效处理等一批高端装备实现突破,环保装备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三是产业集聚发展趋势明显。环保装备制造业呈现出“一带一轴”的区域性集聚发展特征,70%以上的大型环保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沿海经济带和以长江经济带为轴的沿江省市,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广东4省作为环保装备企业的主要集聚地,贡献了全行业近60%的营业收入。优质企业不断涌现,形成了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培育了358家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问:《意见》对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哪些行动安排和举措?答:为巩固提升环保装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四方面政策举措:一是推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攻关。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开展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实施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三年提升行动,推动优势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建设环保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龙头企业牵头搭建高水平中试平台。二是加快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探索建立以环保装备用户企业评价为基础的优秀环保装备推荐清单,强化供需对接,推动优质装备更大规模推广应用。三是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推动装备企业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转型,支持优势环保装备企业“走出去”,提升传统环保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四是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强化现有人才、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环保装备标准体系,加强行业规范引导,推动建立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下一步组织实施《意见》方面是如何考虑的?答: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意见》宣贯实施,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万亿级产业,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装备保障。一是不断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引导环保装备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精耕细作,不断提高技术工艺水平和市场占有率,打造一批行业规范条件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龙头企业从提供单一领域环保技术装备,向多领域“产品+服务”供给转变,提供一体化综合治理解决方案,满足差异化治理需求。加强行业规范引导,推动建立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协同攻关技术难点堵点。推进环保装备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聚焦环保装备产业链供应链的“断点”“堵点”“卡点”,强化重点产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推动环保装备向高效低碳转变,形成差异化、精准化产品供给。深入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环保装备设计制造、污染治理和环境监视测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新活力。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定期制修订《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编制供需对接指南,搭建装备制造企业与需求用户的有效对接平台,加快先进装备推广。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强化应用牵引,推动创新产品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工程中的示范应用。鼓励地方、园区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平台,集聚和优化配置要素资源,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服务型制造分会召开“十五五”发展规划研讨会并开展专题调研

Copyright © 2020 开云下载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1006123-1号 Sitemap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1号 电话:010-58090081 手机:13126653668 邮箱:autopack@163.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