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位新任总经理,厂里从员工到管理层都没有一点情感上的波动。作为一家国企,沈阳机床厂从1993年建立以来,至今已经连续亏损十个年头,在大多数人眼中,这家企业已经病入膏肓,关锡友不过是又一位走过场的干部罢了。
然而,没人能够想到,在关锡友的带领之下,沈阳机床厂将在未来成功登顶世界第一大机床厂的宝位,更没人能想到这顶“桂冠”仅仅维持了十余年就土崩瓦解。
当时的大学生还是“稀罕物”,以他的条件,可完全享受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但是他却坚持深入一线,在车间里当了整整五年的技术工人,这使他对整个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五年之后,受工厂的安排,关锡友得到了一次前往日本公司做项目引进的机会。
来到日本以后,关锡友被日企“奢华”的条件惊到了,此次访日交流学习一共有十人,他在日期间,所有的衣食住行都由日方安排。
当时,日方为他们提供的条件是每人一间房,每间房子单日租金需要向日方支付640元,要知道彼时关锡友等人的月薪才50元,一天的房费,足够养活十几名技术人员一个月。
为了节约资金,关锡友与日方进行了谈判,希望可以将每人一间改为四个人一间,日方最终同意了。
无奈之下,关锡友只得再次和日方谈判,但此时的日方,显然对关锡友等人十分不耐烦,他们表示饭你们可以不吃,但是已经交过的饭钱不能退还……
这番经历,深深刺激到了关锡友,也让他第一次认识到了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之间的差距,从那时他就立志,有朝一日一定要在车床领域赶超西方。
目前世界各国的车床,都已经采取了数字控制机床,只需要调整数控系统当中的参数,便能够让机器自动运行,省时省力,效率还高。
甚至不少高校仍然在教授学生们使用锉刀,手动操作,相比之下,落后了不止一个时代。
回国以后,关锡友凭借着此行的所见所闻,开始对国内目前现有数控系统来进行程序剖析,这一看,他发现国内数控的程序设计当中,存在着无数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上限。
关锡友的这些发现,让工厂领导层十分惊讶,要知道这套系统已经用了整整三十年,在这三十年当中,没有一点一个人提出过质疑!
为了表扬关锡友对公司作出的杰出贡献,不久之后,关锡友便被任命为车间主任。
来到更大的舞台之上以后,关锡友所学,得以进一步发挥,从管理模式到程序设计,关锡友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他的努力之下,关锡友所在的车间成为了中捷友谊厂的“王牌车间”,短短几年时间关锡友也从一名一线工人一路做到了厂长。
而他在2002年成为沈阳机床厂总经理以后,立刻展开了内部整改,同时开始对外收购。
他先后收购了德国希斯公司,以及国内的云南机床和昆明机床,通过对国内机床行业的整合,关锡友建立出来庞大的“机床帝国”。
到2011年,沈阳机床厂已经从世界机床企业营业额第36名,飞升至第一,当年盈利180亿元,超过了无数老牌日德企业。
然而,这对于关锡友而言,只是计划的第一步,他接下来要做的是建立属于自身个人的数控系统,彻底摆脱对于发达国家的依赖。
作为行业里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人”,关锡友深刻地知道当时的行业弊病,那就是自身相关专利薄弱。
沈阳机床厂往往每生产一台机床,都要给相关专利拥有企业,例如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东芝缴纳大量的专利费用。
算下来,利润几乎也就留下了个零头,想要摆脱这样的局面,就有必要进行科研投入,假如没有变革的话,中国机床产业永远都是在给别人打工。
以沈阳机床厂最光荣的2011年为例,全年总营收180亿人民币,占机床领域的世界第一。
这个数字可以很直观地说明沈阳机床厂所面临的困境,国内机床厂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不变革就是等死”。
要知道在2011年,德国西门子总营业额900亿欧元,利润为50亿欧元(含机床领域以外),拿着一亿元的利润跟拿着50亿欧元利润的外企搞技术正面对抗,其成功概率可想而知,况且高端机床领域还是人家的主战场。
在国际竞争中,谁的机床技术最强,谁的工业效率就最高,冷战时期主要是因为日本东芝出售给苏联十几台机床,居然使得苏联在核潜艇关键零件上取得突破,进而改变了大国核平衡,东芝还因此招致了美国的打压。
在关锡友看来,既然早晚有一天都要变革,那么,为什么沈阳机床厂不打冲锋呢?
2007年,他和自己的几位同学在上海组建了机床研发团队,投资了11.5亿元人民币。
对于这款系统,关锡友期望很高,在计划开始之初,他就作出展望,未来,i5系统要领先西门子五年。
对于企业而言,科研投入往往是一个长期的投入,大量真金白银砸进去好几年没有成效,都是常有的事情。
以沈阳机床厂当时的现在的状况来看,他们显然是拿不出科研基金的,那么他们的资金问题是如何来解决的呢?
这个决定,是有很大风险的,毕竟向银行贷款这样的形式只是短期资产金额来源,而科研投入则是长期花费,这就使得沈阳机床厂的现金流一度陷入紧张之中。
往往是每年累死累活,也只能还个利息,有时候这边刚还完钱,那边又要张口再借一笔。
而更为困难的是,到了2009年的时候,国内的机床份额连续下降,沈阳机床厂这一国产巨头的处境也不好过,甚至一度濒临破产。
但是,关锡友咬紧牙关,继续坚持研发投入,希望当新系统问世以后,扭转乾坤。终于,在磕磕碰碰当中,i5系统出炉了。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系统面向市场以后,反响却并不好,不但没能达到高端技术的指标,甚至就连中端领域都排不上号,到最后,只有沈阳机床厂自己的机床在用。
为了能够缓解金钱上的压力,沈阳机床厂又开辟了另一项业务,那是通过建立工业园区的方式来向别的企业出租机床,沈阳机床厂一共在全国建立了23个“5d智造谷”,全都采用这样的模式。
可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制造谷经营状态并不好,根据统计,23家最终只有3家坚持做了下去,并且“上座率”很低,生产效率低下,还可以说是只留下了个空架子。
一连串的亏损让沈阳机床厂陷入了深渊,到了这样一个时间段,他们已很难再坚持到底了。
公司账面连年亏损,依规定,如果超过三年亏损那么企业就要被迫退市,沈阳机床厂之所以能够维持现状,很大一种原因是作为上市公司有来自股市上的资金注入,如果被迫退市,那么公司将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彻底黄掉。
沈阳机床厂凭空变出来的这部分盈利大多数来源于于“债务豁免”,“债务豁免”本身并没有错,是一种商业上的常规操作,眼看着欠债方实在是还不上了就主动减免一部分债务,好让其尽快还完其他的钱。
沈阳机床厂是一家国企,这么些年以来,各地地方政府都为其提供了不少贷款和支持,眼见着沈阳机床厂每况愈下,地方政府也纷纷予以债务豁免,连续6年每年都有一定数目的豁免,沈阳机床厂把这份豁免归结为“营业外收入”,勉强地填上了一些窟窿。
2018年,沈阳机床厂亏损7.8亿,到了2019年上半年,亏损更是达到了14亿之多。
这一天,沈阳机床厂接到了一笔四百万元贷款违约通知,当财务专员想要继续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填补时,却发现,公司已再也拿不出来一分钱了。
重组之时,沈阳机床的总资产为185.89亿元,负债却高达789.36亿元。
如今,又有新的企业接过沈阳机床厂的大棒,开始向着高端数控系统发起了冲锋。他们将带着沈阳机床厂所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向发达国家企业发出新的挑战。
2021年12月07日,《新京报》记者对沈阳机床厂进行了一次回访,经过重组以后,沈阳机床厂目前已经重新再回到了正轨之上,开始新的运营。
根据“沈机”最新的年报数据,在2021年前三季度,他们已实现了12.8亿元的营业额,同比增长26.19%,虽然当年净利润仍然为负2.8亿元,但是相比于之前欠下的天价巨款,已经好了很多很多。
面对记者的采访,沈机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目前公司收入规模增加,经营状态也正在好转。
目前,我国机床市场已成为全世界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外企纷纷布局,国内小厂层出不穷,沈阳机床厂为增加竞争力,只得尽力降低自身成本,处境不容乐观。
谈及未来发展,“沈机”表示,企业内部还是乐观的,因为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全球制造业将有很大概率发生回暖,从2021年~2024年,将可能是“沈机”的下一个五年增长机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岛国-日系长腿正妹-Aki sasori-高清写真,人气女神!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iQOO 13 手机配备等效 6150mAh 蓝海电池、支持 120W 快充
OPPO Find X8、Reno 12 系列手机支持在抖音 App 发布实况照片